蘭州芳沁茶藝培訓優(yōu)雅人生茶修班白茶沖泡、品鑒與老白茶鑒別專題課程開課
蘭州芳沁茶藝培訓說說綠茶中的“白富美”——“安吉白茶”
授課機構 | 蘭州芳沁茶藝培訓中心 |
上課地點 | 蘭州城關東方紅廣場|詳細地圖 |
成交/評價 | 5.0分 |
聯(lián)系電話 | 13609393940 |
|
課程詳情
說說綠茶中的“白富美”——“安吉白茶”
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地處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麓,境內(nèi)天目山脈自西南入境,分東西兩支環(huán)抱縣境兩側,呈三面環(huán)山,中間凹陷,東北開口的“畚箕形”輻聚狀盆地地形。這里群巒起伏,山川雋秀,土層深厚,土壤肥沃,有機質含量高,云霧繚繞,雨量充沛,綠水長流,原始植被豐富,茶竹交蔭,森林覆蓋率達70%以上,是中國著名的“竹子之鄉(xiāng)”。該地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,四季分明,氣候溫和,光照充足、無霜期短,年降雨量2003.4毫米,空氣相對濕度81%,年平均氣溫17.0℃,年日照時數(shù)1762.5小時,直射的藍紫光較少,土壤中含有較多的鉀、鎂等微量元素,這些得天獨厚的特定條件,非常有利于安吉白茶的生長發(fā)育,為安吉白茶的返白過程、物質代謝和茶中氨基酸及其它營養(yǎng)物質的形成和積累,提供了良好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為茶葉香郁味鮮的優(yōu)良品質奠定了基礎。
關于安吉白茶的起源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歷史典故,就是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的《白娘子傳奇》,是說蛇妖白娘子(原名白素貞),為了救被法海和尚關在金山寺的丈夫許仙,從南山上盜來寶物,落地生根后化為白茶。這個故事雖為虛構,卻使安吉白茶增添了濃厚神秘的文化色彩。正如傳說那樣,安吉產(chǎn)茶歷史悠久,安吉白茶起源于唐朝時期,據(jù)陸羽《茶經(jīng)》記載:“浙西,以湖州上……,生安吉、武康二縣山谷,與金州、梁州同”,當時被稱為“德清毛尖”。宋朝徽宗皇帝著《大觀茶論》,該書有序、地產(chǎn)、天時、采擇、蒸壓、制造、鑒辨、白茶、羅碾、盞、筅、瓶、勺、水、點、味、香、色、藏焙、品名、外焙等21節(jié)。其中記載:“……白茶,與常茶不同,其條敷闡,其葉瑩薄。崖林之間,偶然生出,雖非人力所可致。有者不過四、五家,生者不過一、二株,所造止于二、三胯而已。芽英不多,尤難蒸培,……”。
徽宗皇帝趙估(公元1082—1135年)是中國歷代王朝中唯一一位既熱愛茶又親自撰寫茶書的皇帝。他酷愛飲茶,精于茶道,善于點茶。宋崇寧二年(公元1103年)二月,聽從時任左仆射蔡京建言,在安吉設置皇家茶場,在客觀上推動了安吉茶產(chǎn)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至明代時期,得到進一步發(fā)揚光大。據(jù)傳說,明朝萬歷年間,有一個名叫陳宗遜的人在德清縣尋找優(yōu)質茶葉,他在一個山洞里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株特別嫩綠的小樹苗,并將其帶回家中進行研究和培育,最終成為了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安吉白茶。公元1930年,在安吉孝豐鎮(zhèn)的馬鈴岡發(fā)現(xiàn)野生白茶樹數(shù)十棵,據(jù)《縣志》記載:“枝頭所抽之嫩葉色白如玉,焙后微黃,為當?shù)亟鸸馑聫R產(chǎn)”,后不知所終。1982年,浙江農(nóng)業(yè)資源普查時,在天荒坪鎮(zhèn)大溪村橫坑塢800米的高山上又發(fā)現(xiàn)一株百年以上安吉白茶樹,嫩葉純白,僅主脈呈微綠色,很少結籽,當時縣林科所的技術人員劉益民、程雅谷等在當年的4月4日剪取插穗繁育成功,后育成“白葉1號”品種。至1996年已發(fā)展到1000畝,可以采制的有200畝,年產(chǎn)干茶不足1000斤。2023年,安吉白茶的種植面積已達到20.06萬畝,產(chǎn)量2300噸左右。
安吉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藝,包括鮮葉采摘、攤放、殺青、理條、揉捻、攤涼、初烘、干燥、整理等。采摘鮮葉只能用清明前后20天左右采自“白葉1號”茶樹的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初展的嫩芽,芽葉成朵,大小均勻,輕拿輕放,竹簍盛裝;攤放要及時,厚度均勻,避免陽光,攤放時間以手抓柔軟為宜;殺青要高溫,先高后低,通過250~300度高溫,迅速破壞茶葉中酶的活性,防止紅梗黑梗;殺青后逐步提高轉速理條;通過揉捻茶葉形成條索狀;通過100度左右初烘,再降溫復烘進行干燥,降低茶葉水分含量,便于保存。要求茶葉的含水量不高于5%;茶葉游離氨基酸總量不低于5%。整個過程需要精細操作,以保留茶葉的獨特品質。還要密封、防潮。采用密封性好的容器盛放,防止茶葉吸收異味;選擇干燥環(huán)境儲藏,可使用干燥劑。安吉白茶常見的類型有兩種:龍形和鳳形。龍形茶扁細挺直,形似蘭花,俊秀肥壯。鳳形茶細柔精致如鳳羽,一般一芽一葉,大小均勻,干茶淺碧有白毫,嬌細喜人。
精品優(yōu)質安吉白茶葉色為嫩黃綠色,越嫩越好;特級安吉白茶的顏色要求為嫩黃帶玉色;一級、二級則顏色稍遜。安吉白茶的香氣應以清幽為主,以茉莉花香為佳,香氣越清香越好;葉底要求鮮嫩,茸毛明顯,越嫩越好。特級安吉白茶的葉底要求葉白脈翠,一級、二級的葉底稍硬。其中精品龍形安吉白茶外形平整、光滑、筆直、尖銳、柔綠呈玉色,均勻、無梗、黃片;鳳形安吉白茶要求茶條筆直發(fā)芽,芽結實均勻、柔綠,有金邊,無梗、黃片。茶湯嫩綠明亮,香味柔香持續(xù),葉底葉白脈翠,要求一芽一葉初次展開,芽長于葉;特級安吉白茶:干茶芽葉肥壯、勻整、白毫顯露、色澤翠綠;湯色:清澈明亮、嫩綠帶黃;香氣:清香高雅、持久;滋味:鮮爽甘醇、回甘持久;葉底:嫩綠勻整、芽葉完整;一級安吉白茶:干茶芽葉較勻整、白毫較顯、色澤綠潤;湯色:清澈、嫩綠;香氣:清香、較持久;滋味:鮮爽、回甘;葉底:嫩綠、芽葉較完整。
安吉白茶被譽為茶中的佳品,不僅因為它的細膩口感和清新香氣,更因為它的神奇養(yǎng)生功效,是一種具有多種保健功效的優(yōu)質茶葉。茶中的咖啡因和氨基酸等成分能夠提供一定的能量,可以緩解疲勞,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,有助于提神醒腦;茶中富含兒茶素和維生素C,這些物質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,能有效中和自由基,減緩細胞氧化損傷,從而保護細胞健康;茶中的茶多酚、兒茶素、氨基丁酸有助于降低總膽固醇水平,調(diào)節(jié)血壓,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,有助于促進消化系統(tǒng)的功能,緩解胃部不適,促進食物消化和吸收以及脂肪代謝,幫助控制體重。另外還具有降血脂、降血糖、抗炎殺菌、保護肝臟、美容養(yǎng)顏等功效與作用。安吉白茶口感清爽,適合大多數(shù)人飲用。尤其適合需要提神醒腦的上班族、想要保持身材的愛美人士、注重養(yǎng)生的中老年人飲用。但孕婦、兒童和對茶葉過敏的人應慎飲。
安吉白茶最適合使用直筒透明的玻璃杯沖泡,不需要洗茶,投茶量2~3克/100毫升水,水溫85度左右,沖泡時沿杯壁注水,坐杯2分鐘左右即可飲用。沖泡后,香冷如竹葉掛雪,清氣霖霖;葉片顏色漸泡漸淺,最后成為瑩白帶綠;茶湯傾出,清澈而有細毫起舞,瑩然清透;入口細膩回甘,清香淡雅。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味覺的享受,更是心靈的滋養(yǎng)。一杯安吉白茶,回味無窮,讓每一天都充滿詩意和寧靜。